吡咯烷酮廢水處理工藝
發布時間:2024-11-15
吡咯烷酮廢水種類多,成分復雜。其包含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N甲基吡咯烷酮(NMP)、N-乙烯吡咯烷酮、α-吡咯烷酮、1-乙烯基-2-吡咯烷酮等。吡咯烷酮廢水主要來源于生產過程中的提純、合成加工等工藝廢水、溶劑回收殘留液、真空泵廢水、地面及設備清洗廢水等。
吡咯烷酮廢水COD較高,不同種類廢水的COD濃度有差異,含鹽量也較高。廢水具有一定的可生化降解性,但濃度高時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廢水中的高鹽量也會限制廢水中有機物的生化降解。因此含鹽量高的廢水需進行除鹽,也需控制生化系統的污染物進水濃度,再進一步考慮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生化處理。該類廢水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可能含有高鹽量,SS、總氮濃度也較高,水質、水量波動大,氣味重,色度高。吡咯烷酮廢水處理工藝的選擇需結合實際廢水排放情況與水質進出水標準來綜合考慮設計。
在吡咯烷酮廢水處理中廢水需考慮分類分質收集,采用相應的預處理方式先進行廢水的初步處理,如廢水均質均量、中和沉淀、酸堿調節、混凝沉淀、重金屬去除、鐵碳微電解、蒸發除鹽、芬頓反應等。采用預處理措施可去除部分COD、SS、重金屬離子、鹽分等污染物,降低后續工藝的處理負荷,并降低有毒有害物質濃度,使廢水進生化系統時滿足生化進水濃度要求。
二級處理采用“厭氧-好氧”組合工藝,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厭氧消化處理技術有水解酸化、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反應器、厭氧復合床(UBF)反應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厭氧膨脹顆粒污泥床(EGSB)反應器、內循環(IC)反應器等。常用UASB工藝,此工藝對有機物濃度去除率可達50% 以上,對總氮也有一定的處理效果,進一步降低進入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好氧生化處理有SBR、A/O、A/A/O、氧化溝、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法等。
后續可根據回用或排放標準要求采用MBR、納濾、反滲透工藝等進行深度處理,深度處理主要是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有機污染物質,SS及氮、磷高濃度營養物質及鹽類等,使廢水達到排放或相關回用標準。如果您有吡咯烷酮廢水處理的需求,歡迎咨詢漓源環保工程師。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
上一篇: 某企業醫藥化工中間體廢水處理方法分析
下一篇: 涂料廢水處理工藝分析
漓源環保專業網站
了解更多技術及資訊